彩客网彩票

图片
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刊期 《中国博物馆》2024年第三期目录发布
《中国博物馆》2024年第三期目录发布

17-53-52055988837494.png


———— 本期目录 ————


21-30-0303471401518855.png


———— 精彩摘要 ————


 专稿  

从第五批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看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质量

刘曙光

建立博物馆分级评价管理制度,开展专业、科学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不仅是博物馆行业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启动以来,对我国博物馆的评估标准不断完善、评估过程日趋科学和专业,已成为展现、引导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我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的重要参与者,体现出新时代博物馆数量多、质量高等新特点,整体呈现质量不断攀升、发展类型日益丰富、发展水平日趋平衡、发展程度愈加充分、层级分布更加合理等趋势;也成为促进博物馆事业体系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博物馆行业形象与社会关注度的重要助力。


长城主题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实践与优化对策探索

周小凤 王楚涵  张朝枝

在数字化展示逐渐成为文化遗产展示核心方式的时代潮流中,通过62家已建成开放的长城主题博物馆的线下与线上调研结果显示,长城主题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有序推进,与传统展示方式互补互促,是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再现重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了博物馆传承长城文化、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载体和抓手等基本功能。目前,长城主题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以基于实体展览的辅助型数字化展示与线上虚拟展为主,以基于叙事主题的独立型线下数字化展示为辅,缺少独立主题的线上纯虚拟展示;数字化展示方式以传统信息展示型与交互触屏展示型为主,以沉浸式展示型、传感器式展示型、机械控制展示型为辅。同时,长城主题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也面临着“长城资源数字采集滞后”“数字化展示方式获得感不足”“数字化展示运营难以持续”等困境。为此,建议实施强化数字化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搭建全面的长城信息数据库、设立长城主题博物馆数字化专项资金、加强长城数字资源的文化内涵研究、培育数字化展示创新案例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长城主题博物馆的“数字科技+长城文化”深度融合及其数字化展示水平。


 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阐释及其展示体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认知与实践

郭艺

伴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认知、发展与建设十分关注。与实物、特定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性相比,“非物质性”是其核心特征和鲜明特色。同时,作为公共文化场馆,履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发挥展示、收藏、教育、研究等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拓展和助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由于集中存放于建筑物理空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的展示充满特殊性与挑战性,导致其展示内容和方式必须跳出博物馆原有展示展览的窠臼。建设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实践就是不断突破认知的过程,从空间建构到观众与场馆关系等均构成了场馆特质,并形成了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特性的展示体系。


 实践  

面向视障人群的博物馆无障碍服务建设及相关思考

杨菊 张峥

视障人群是博物馆观众群体中容易被忽略的组成群体。博物馆主动将视力障碍人群作为服务对象并推出相应的文化服务项目,是新博物馆学中博物馆充分发挥其公共职能的重要内容。美国纽约超视觉艺术项目(ABS)致力于为视障人士免费提供接触和融入艺术、文化、休闲、体育和娱乐活动的机会。我国博物馆在无障碍项目开发与实施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外面向视力障碍人群开发的博物馆无障碍项目,从博物馆和视障人群两个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我国博物馆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研发视力障碍人群文化服务项目,为视障人群提供更加友爱、互助、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