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周时期出土文献及古代青铜器。专著《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西周金文字体卷》曾获中国历史学界最具权威性奖项“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访问学者。
王帅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子课题《周原地区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已结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深度学习技术支持下的甲骨文自动识别系统》。另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等多项课题。近年来在青铜器铭文字形书体演变及商周铜器断代等领域有一定研究积累,已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多次参加国内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及前往台湾、日本、美国等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2018-2019年受国家留基委公派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历史系从事研究工作。自2020年起,陆续担任陕西广播电视台文旅中心、陕西广电丝路超媒《中国考古》等多家专业媒体(栏目)学术顾问,曾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考古大会》栏目提供专业咨询服务。2022年参与陕西西安镐京遗址的报告编写。
2023年8月,王帅受“腾博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博物馆挂职访学计划遴选,在四川博物院挂职学习。他以“为馆所需、馆校结合”“业务实践、考察研究”“重点学习、全面了解”为主题,在四川博物院陈展、科教、公服、典藏、宣传等多个业务部门实地接触博物馆的各项业务活动与运营管理,工作重点领域为陈列展览、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科学研究及馆校交流合作等方向。
在访学期间,王帅参与了四川博物院“青藏高原文明起源与文化交流特展”史前时期展览大纲的筹备与撰写工作,以及“川博学苑教育中心”多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研讨点评工作,并配合四川博物院2023年学术周活动安排开展系列工作。同时,还参加多场考古文博学术交流活动。受邀与四川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多次交流座谈;受邀参加在南充举办的“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考古文博论坛(2023)”;受邀参加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金沙遗址博物馆)及“全国文博专硕教指委2023年年会”(四川大学)。
王帅更利用业余时间实地访问川内、国内多个博物馆并做相关调研工作,包括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成都市考古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永陵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大邑)、四川宋瓷博物馆(遂宁市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雅安博物馆、四川雅安西康博物馆、宜宾市博物院、自贡恐龙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山西博物院、太原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虢国博物馆、渭南市博物馆等20多家博物馆。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博物馆学相关研究工作。挂职期间发表《试论博物馆文物藏品中的高校课程思政育人要素》,《中国博物馆》2023年第4期;《自然书写的早期实践——包山楚简书法逻辑浅议》,《博物馆学刊》第十辑(待刊)。
作为高校教师,王帅在科研之余不忘育人本职。在川博访学期间,带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博专业本科生在成都、重庆两市的主要博物馆、考古研究单位进行专业考察、座谈。访学结束之前,王帅通过积极策划和多方协调,促成四川博物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2015年《合作框架协议书》的基础上,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切实推进双方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展览策划等方面的持续交流。
在挂职的半年中,王帅通过在四川博物院的各项工作,对博物馆文物陈展、科教、公服、教育、传播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将博物馆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多维度的理论提升。就如他自己所说:博物馆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博物馆释义、解说、教育、传播等方面的提升,我们可以为受众创造更好的参观体验,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