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璐,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毕业于韩国国立全南大学校人类学科。主要研究为古代车舆马具、东北亚考古、公共考古。担任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韩国百济、新罗、加耶马具综合研究》,对东北亚地区古代马具的文化内涵、传播路径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进行了系统剖析,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在《韩国考古学报》《韩国上古史学报》等国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若干。
2012年入职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以来,主持建设了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本科专业,主要讲授《考古学概论》《夏商周考古》《公共考古》《文博应用技术》《考古学史》等多门课程,致力于培养考古文博专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参与指导历年田野实习后的“田野考古成果展”,并由此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
访学计划
1.深入学习了解考古遗址类博物馆运营管理
孙璐以“打通人才培养路径、馆校结合”“考古与博物馆深度融合”“业务实践、考察研究”“重点学习、全面了解”为主题,重点观察考古遗址类博物馆运营机制,在院展陈、文保、社教等多个业务部门实地接触博物馆的各项业务活动与运营管理。
2.深入研究秦始皇帝陵出土车马器与北方地区古代车马器异同
在文物研究方面,深入研究秦始皇帝陵出土的车马器与北方地区古代车马器的异同之处,从材质、工艺、造型等多个维度入手,探寻古代不同地区车马文化的交流、融合与演变规律,为古代交通史和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和有力的支撑。同时为内蒙古自治区出土车马具展示提供有力学术支撑。工作重点领域为秦始皇帝陵出土车马研究、公共考古、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科学研究及馆校交流合作等方向。
3.深入博物馆社教研究
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中,孙璐基于本身的公共考古研究,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课程。针对中小学生,设计 “探秘秦陵车马世界” 考古科普课程,通过实地参观、考古知识讲座、手工制作兵马俑和车马模型等互动环节,激发青少年对考古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面向广大公众,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分享古代车马器研究的最新成果、考古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以及考古发掘背后的故事,提升公众对考古学和历史文化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让彩客网彩票人了解考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4.参与多元学术交流活动
孙璐还积极参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博物院的研究人员分享自己在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中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参与指导年轻的考古工作者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行业培养彩客网彩票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参与学术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促进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为推动国内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