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镂文心——竹刻艺术特展”是上海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专题展览,展览为期两个月,闭幕时还将举办彩客网彩票:中国竹刻艺术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制作竹器和雕刻竹器的传统,但只有在中国,竹刻才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性的独立艺术。中国是产竹大国,更是竹文化的大国,竹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文化把竹视为“君子”的象征,赋予其虚怀高节、坚贞不移的品德,推崇备至。自古以来,无论是诗歌、文章,抑或书法、绘画,以竹子为题的文艺作品浩如烟海。明代中后期,随着文房雅玩鉴藏之风的兴起,在知识阶层的参与和带动下,竹刻迅速发展为我国传统雕刻和镌刻艺术的集大成者,通过材料、技艺和意匠的高度协调,以其广泛的包容性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达成工匠之艺和文人之艺的完美融合。竹刻的发展路径、审美趋向、雕刻技法和形式特色,对后来数百年中国雕刻和镌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海与竹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始于明代后期的嘉定派,是历史上递衍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雕刻艺术流派,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代形成的海派竹刻是竹刻艺术史上最后的高峰,流风余绪于今犹盛。上海博物馆是蒐集中国竹刻艺术品最重要的单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因此,由上海博物馆来筹办这样一个竹刻专题展览,可说是责无旁贷。
展览以“竹镂文心”为名,意在向广大观众揭示中国竹刻的核心审美价值和艺术传统。展览遴选了代表竹刻艺术成就和美学品格的文人竹刻精品,构成了中国文人竹刻发展历程的完整序列。文人竹刻不仅在题材、造型、构图等层面直接汲取着书画艺术的营养,其中佳作更是熔诗文、书法、绘画、篆印、雕刻和器物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美感为一炉。在作品的格调上,文人竹刻基于儒、道及佛禅文化审美理念的要求,标举自然古朴的品格,偏好温润雅洁的质感,重视平实与洗练的设计,讲究诗情画境,追求以刀代笔。本次展览系学术界首次将文人竹刻视为一个自足的整体来展开阐释,对于探索文人因素在中国艺术中的特殊地位和强大影响,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展览的本体部分由嘉定独诣、金陵宗风、留青别裁三个板块构成,系统展示了明、清、近现代的竹刻名家名作与不同流派、地域风格的竹刻精品;此外还特别设置“互动交辉”板块,通过书画、篆刻和工艺类文物来展示竹刻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紧密联系。展览有展品190余件,其中以上海博物馆藏品为主,并向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宁波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和嘉定博物馆商借了19件珍品。不少藏品系首次公开展出,而分藏不同地点的同一名家之作能聚首相会,更是十分难得。展厅中还特辟区域放映为此次展览特别摄制的专题纪录片《竹刻工艺》。
本次特展是在近年来国家和民众对竹刻艺术的关注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举办的,同时亦体现了近年来文博界彩客网彩票:竹刻研究的最新成果。相信通过展览,在满足广大观众鉴赏竹刻艺术之需求的同时,也将帮助我们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为当代竹刻艺术的发展和复兴提供丰厚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