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文化的研究,更深层次地解读“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湖南省博物馆于2018年 1 月 27 日至 28 日在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春秋战国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内外40家博物馆、研究机构近80位专家、学者齐聚长沙,共同分享春秋战国时期在考古发现、器物研究、思想文化领域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谈起春秋战国,人们常以“风云多变”、“跌宕起伏”形容之。尽管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但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却空前繁荣,社会形态、贸易经济、工匠技艺、思想文字等方面成就都有长足的发展。“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发展大融合也是在这一时期,因此,推动业界对该时期研究的延伸和发展,加强社会各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认知和了解,成为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地。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会议研讨和学术总结三大部分。开幕式于1月27日上午举行。会上,专家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从远古“物精崇拜”与“天体崇拜”融合创新的角度,深入解析了楚式礼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扬之水发表了题为《闪烁在史书边缘的记忆:先秦金银器知见录》的讲话。
27日下午及28日上午为分场会议研讨时间。会议设置了“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器物研究”等多个主题。结合主题,与会专家们分别从青铜器研究、陶器工艺、祭祀礼仪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展开深入讨论,会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28日下午举办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总结及闭幕式。会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伯谦围绕“两周”考古,谈了自身的观感、想法与建议,并对本次研讨会做出学术点评。湖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李建毛致闭幕词。此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录论文逾60篇,很好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研究成果,也为今后的研究与探索指明了方向。它的成功召开,对研究春秋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同时将助推博物馆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们参观了“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并对展览的内容框架和陈列设计予以充分肯定,对湖南省博物馆在传承和发扬中国历史文化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些年来,湖南省博物馆的原创展览工作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工作模式,即在举办一个展览的同时,出版一本展览的图录,召开一场相关领域的学术讨论会,并把学术讨论的成果以专书或专辑的方式结集出版。这种模式旨在提高展览的专业学术性,同时也期望通过展览推动与文物展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的研究和讨论,其形成主要是基于“展览必须兼具普及趣味性和专业学术性,展览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宣传”这一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想通过学术交流与研讨这样一种途径,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构建强大的学术支撑。
(湖南省博物馆 文\李叶、图\毕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