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做客“常博大讲堂”,为广大常州市民作“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讲座。
?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它是如何起源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为何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有何特点?讲座中,王巍运用长期考古工作积累的丰富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生动阐释:
一、文明的相关概念。
?
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文明起源则是史前时期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复杂化的开始。具体表现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都较之于此前丰富。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宗教祭祀或管理职能的阶层,出现了贵贱、贫富的分化,开始了向文明社会迈进的进程。
二、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过程。
王巍系统梳理了史前文明的发展脉络。早在大约距今10000年前,栽培农业就已在中国出现。8000年前,淮河流域、内蒙古赤峰等地出现平等的氏族、村落,农业、手工业得到初步发展,产生了制作精美的农具、陶器和装饰玉器等。大约6000年前,农业显著发展,人口增加,精神生活明显进步,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墓葬中就发现用贝壳堆砌的龙虎形象,这也可认为是方位观念产生的雏形。距今6000年左右的河南灵宝铸鼎原遗址大型聚落中心、5800年的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等地发现“贵族大墓”,是最早的阶层分化现象出现的证据。在5300多年前的辽宁西部,红山文明出现,农业显著发展、原始宗教发达、玉器更为精致。5000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最早的都邑——良渚古城。距今4300年左右,相当于尧时期,中原地区王权出现,人类进入早期文明社会。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就发现了最早的宫城遗迹,种种研究结果与《尚书?尧典》中的记载相吻合,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距今4000年不到,中国进入早期文明的新阶段——王国文明。在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中轴线和左右对称的宫殿、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容器群、最早的用车痕迹--车辙以及最精美的绿松石镶嵌物,二里头遗址已被证明是夏王朝后期都邑。
三、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各个文明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流的。距今8000—7000年之间,各地区已经出现了文化交流。距今5500年左右开始,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交流内容包括生产技术、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等。期间,中原地区庙底沟文化彩陶曾向四周地区强力扩张。距今5300年前后,龙形象在各地出现,玉龙、玉鸟、玉龟、玉人等构成的具有很大相似性的玉礼器在北起辽西、南到江淮之间出现,标志着各地区的权贵阶层之间在原始宗教信仰和价值观方面共同性的存在,暗示着出现了较大范围文化趋同的过程。密切的交流使得中国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各主要文化区在基本经济特征和基本文化特征上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共性,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周边地区的文化圈,这一区域内诸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得到显著加强。距今4500年以来,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的趋势。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与夏王朝后期相关的二里头文化在同时期的各文化区中开始居于优势地位,向周围地区施以强大的辐射,在多元一体格局中逐渐成为核心,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开始形成。
最后,王巍总结了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距今一万年为中华文明的奠基阶段,此时栽培农业出现;距今八千年为起步阶段,农业初步发展;距今六千年为加速发展阶段,社会出现分化,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的墓葬出现;距今五千年是进入阶段,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大墓出现,社会分层和分化显著,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距今四千年是过渡阶段,一些区域由于环境的变化等原因,文化和社会转而衰落,区域性文明进程出现挫折,转而进入以中原地区王朝为中心的文明一体化进程,由古国文明向王国文明(夏王朝)过渡;距今三千年为巩固阶段,西周王朝封邦建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王畿地区之外广大区域的控制,王朝统治得以巩固;距今两千年是转型阶段,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标志,中国文明由王国文明转变为帝国文明。
此次讲座特地邀请“龙城讲坛”联合举办,旨在向彩客网彩票的市民普及中华文明起源知识,了解考古工作在实证、考据方面的重要性,引领公众走进博物馆,探究文明发展历程。
(常州博物馆 文/李敏 图/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