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29日下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徐少华教授做客长沙博物馆“湘城讲坛”,分享“诸侯的礼乐——周代分封背后的故事”。讲座现场人气火爆,报告厅264个座位座无虚席,不少人坐在走道上全程听完讲座。
?
徐少华教授在长沙博物馆分享“周代分封背后的故事” 温蕾/图
徐少华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长期从事青铜器和简帛文献、中国历史地理、楚文化和商周考古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珞珈杰出学者,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地理》集刊主编。这次讲座,他通过介绍和分析曾侯與编钟等“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中展示的精美青铜器,以及曾侯乙墓等周代诸侯国曾国和鄂国的考古发现与学术研究,探究曾鄂两大古国的历史和周代分封这些诸侯国的原因,为在场的观众带来了一顿融文物、考古和历史为一体的“精神大餐”。
?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温蕾/图
20世纪60年代以来,湖北随州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高规格、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青铜瑰宝。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主要出自曾国和鄂国等周代诸侯国墓葬中,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在内。
?
曾侯乙墓发掘现场
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震惊世人,同时引发了一场彩客网彩票:“曾随之谜”的讨论。曾国国君的墓葬为什么会出现在随国的地盘上?曾国和随国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讲座中,徐少华教授专门介绍了曾侯與编钟。钟上的铭文涉及曾国族属、始封及其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对解决长期以来争议颇大的“曾随之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出土资料表明曾国就是随国。曾国是周室嫡亲南宫之子的封国,是姬姓诸侯国,于周初受封于江汉地区,战国中晚期灭亡。
?
曾侯與编钟
在破解“曾随之谜”之前,随州又出现了西周早期的鄂国公室墓葬,吸引了无数探究者的目光。在讲述鄂国的时候,徐少华教授着重介绍了随州羊子山四号墓。该墓是西周时期鄂国公族的墓地,出土了包括扉棱提梁卣在内的一大批鄂国青铜器,为我们揭开了鄂国的神秘面纱。鄂国原本是商代一个颇有声望和实力的诸侯国,后因助周伐商有功,被周王朝分封到今湖北随州境内,与曾国一起守护周王南土,春秋时期灭亡。考古发现表明,当时的鄂、曾两国分别位于今随州市以西、以东,相距仅四五十里。两个诸侯国是周王室在南土的支柱,对我们深入认识周初的分封具有重要的价值。
?
扉棱提梁卣
随州地处江汉地区,自古有“随枣走廊”之称,在先秦时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君此淮夷,临有江夏。”(《随州文峰塔M1曾侯與编钟铭释文》),徐少华教授指出:周王室在江汉地区分封曾国和鄂国,占领这一重要通道,是与当时东土的鲁国、齐国,北方的燕国、晋国,西土的虞国、虢国类似,意在稳定南土,拱卫天子。根据考古发现推测,周昭王南征可能是以曾、鄂两国为跳板,征伐过湘水流域(今长沙周边)的南国相。
?
曾、鄂与南国相位置示意图
此次讲座是长沙博物馆“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的配套教育活动。接下来,长沙博物馆还将围绕这一展览,开展一些列的讲座和教育活动。
(长沙博物馆 杨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