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珐琅又称“佛郎”、“发蓝”,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灯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珐琅自元代从阿拉伯传入我国后,便以雍容华贵的造型、富丽堂皇的色彩、寓意吉祥的纹饰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为展示传统珐琅工艺的精美绝伦之美,“寻觅,那一抹蓝——烟台市博物馆藏金属胎珐琅器精品展”于2017年4月27日在武汉博物馆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由武汉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共同举办。展览将持续至6月27日。
中国金属胎珐琅工艺制品主要以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大类为主。中国大批生产掐丝珐琅器始于明代。到了景泰年间,臻于鼎盛,因而掐丝珐琅又有“景泰蓝”之称。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器釉色明亮,对比强烈,发展出绚丽多彩、富有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明代万历以后,中国的掐丝珐琅工艺取得极大发展,不仅造型、品种、釉色显著增多,工艺技巧也明显进步,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清代掐丝珐琅在康雍乾三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并达到顶峰,掐丝珐琅器的造型比明代更匀实而变化多端,铜丝细薄均匀,掐丝技艺丝流畅婉,纹饰灵活精巧,器物的应用范围也比以往扩大。乾隆以后,掐丝珐琅的制作随国势衰弱而渐趋没落。画珐琅大约在十七世纪初叶由欧洲传入中国,主要流行于十八世纪后,产地主要在内廷和广州两地。新旧技法的交融、新风格与传统的互相启发,使得珐琅器制作工艺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精彩作品。近代珐琅器在出口贸易的刺激和有识之士的扶持倡导下,在二十世纪初出现了短暂的辉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珐琅生产进入停滞衰退期,产品日趋低劣,逐渐走上了一条繁缛、庸俗的道路。
本次展览展出的烟台博物馆藏86件珐琅器和武汉博物馆藏9件珐琅器,以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为主,尤以掐丝珐琅居多;时代横跨明、清至近代,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发展脉络。这批珐琅器拥有变化多姿的造型、精密繁复的纹饰、金碧交辉的色泽和雍容华贵的气韵,展现了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珐琅工艺精湛优良的制作水平。其中清铜胎掐丝珐琅炉瓶三事(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兽首耳炉、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石榴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盒)、清乾隆金胎画珐琅双耳杯均为此次展览中的精品。
?
“炉瓶三事”指香炉、箸瓶及香盒三种焚香时所用到的器具。焚香时,中间放置香炉,香炉两边各置箸瓶、香盒。香炉为焚香之器,因所焚之香为香面或香条,焚烧时须用铜箸与铜铲,故箸瓶是用来盛放箸铲的,香盒则用作贮藏香面或香条。箸、铲多为金属制品,以铜瓶放置最为适宜,因而明清时期有大量掐丝珐琅器是为香具。此三件为一套,造型优美,制作精细,是清代乾隆时期香事所用的风雅之物。
?
清乾隆金胎画珐琅双耳杯以黄金为胎,外以珐琅釉描绘,图案布局工整,用笔细致,奢侈昂贵。杯底署“乾隆年制”款,是乾隆皇帝的御用之物,尤为珍贵。
?
中国传统珐琅工艺兼容并蓄,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是欧亚大陆往来联系的历史见证。历经明、清两朝的繁荣昌盛和近代以来的兴衰更替,如今,珐琅工艺在当代中国又绽放出新的光芒。现在,就让我们掀起珐琅器的蓝色面纱,欣赏其技艺的精湛与伟大。
(武汉博物馆 丁燕 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