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同志宣读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江宁区博物馆获得“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江苏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县(区)级单位。
?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从2012年10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历时五年。此次普查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江宁区作为江苏省普查试点单位,各项工作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了,普查工作从 2013年 7月开始准备,2014年1月 1日正式实施 ,于 2014年 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普查摸清了江宁区可移动文物资源总体情况,健全文物资源管理机制,建立起文物身份证制度,建设了文物资源数据库,夯实文物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江宁区作为江苏省文物大区,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产星罗棋布,仅各级文保单位就达233处,其中国保单位12处,省保单位7处,被誉为“江南文物之邦”。全区现有汤山史前文化、湖熟文化、六朝陵墓、将军山明代墓葬及牛首山、祖堂山地下遗存等文物重点保护片区五处,建国以来,境内古遗址、古墓葬发掘出土了数万件文物,出土的历史文物数量大、等级高,比如明代镶宝石金经盒、明代金束发冠、明代金冥币等都堪称国宝级文物。通过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出江宁区下辖收藏单位总数5家,藏品总数达9020件/套。江宁区博物馆藏品7810件/套,占江宁区藏品总数9020件/套百分比为86.59%,因此做好江宁区博物馆的一普工作,对于整个江宁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一、普查开展情况
2013年4月18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第一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发表讲话,对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2013年4月召开的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曹卫星同志提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
对此,2013年5月,省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彩客网彩票:公布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单位的通知》,确定扬州市、灌云县、南京市江宁区为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单位。同时, 2013年7月31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宁区政府印发了《彩客网彩票:做好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彩客网彩票:印发江宁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彩客网彩票:报送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的通知》切实地保障江宁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为江宁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为了掌握全区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提供制度、经费、人力保障,江宁区政府成立由40多个相关部门组成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由副区长担任组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广电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订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组建普查工作机构,承担全区普查组织协调工作。
江宁区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普查工作,组建普查机构队伍,将普查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投入专项经费65万,召开普查工作动员会、推进会,组织动员培训与参加培训的期数11次,培训人数达300余人。
江宁区博物馆为确保完成普查任务,建立普查工作机制,馆长直接负责制,以保管部工作人员为主,其他各部门配合,通力协作。在普查工作开始前召开动员会,同时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建立普查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分阶段召开碰头会,积极参加各级普查办召开的培训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教训。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二)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审核。
自2014年3月普查工作开始,至2014年10月18日,通过七个月的刻苦奋战,江宁区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并于2014年底已全面完成初审工作。后期审核过程中,江宁区博物馆保管员根据全国统一制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管理办法》和评定标准,明确填报规范和评定细则,加强数据审核和质量管理。
三、普查四大成果。
一是,摸清了馆藏文物家底,完善馆藏文物数据。借此次普查契机,江宁区博物馆对十多年的“老大难”账目一件件梳理,理清了馆藏文物的脉络,完善了品级文物总账、分类账,建立了可移动文物管理系统,文物价值和作用也得到更好的发挥。对原帐册中部分指标项如质量、年代和尺寸等信息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二是,利用普查成果修复文物。利用普查成果,对谷里街道周村社区出土一批青瓷器、明代石武士俑等70余件文物进行登记修复,用于后期展览展示。
三是,可移动文物资源与利用展示。我馆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综合运用《南京晨报》、《金陵晚报》、《新华日报》等纸媒、电视、网络、印发宣传册页、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每日一文物”展示馆藏精品文物,且通过举办各类主题的文物展览和图片展览等形式进行宣传。如外展《洗净铅华是最美-馆藏六朝青瓷精品展》和2016年度江苏省文物巡回展《金玉满堂-馆藏古代金银玉器展》出去展览期间,参观人次共计26万余次;我馆还精选一级文物“镶红宝石金冠”参加了《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普查的宣传工作,为普查工作营造里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了博物馆的传播与交流,提升了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
四是,利用普查成果,提升藏品保存环境。针对我馆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现状,在江苏省文物局和南京博物院文保所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环境无线监测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在馆内搭建一套完善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控系统(一期项目),实现了对文物库房、展厅和重点展柜等环境监测全覆盖,对文物保存温度、湿度、污染物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和风险预控。2016年11月份,我馆按照《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规划》,工作重点从监测转向控制,对库房进行改造提升,加大对微环境控制,配置无酸囊匣文物装具及温湿度调控设备,通过建立一整套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文物库房、展厅和重点展柜等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为文物营造了“稳定、洁净”的环境。
四、普查基本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全馆一盘棋,争分夺秒完成一普工作。
江宁区博物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对江宁博物馆“一普”工作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自2013年7月接到普查任务后,江宁区博物馆在省普查办的指导下,在市、区普查办的关心支持下,首先确定“一普”工作为2014年度全馆首要任务,“全馆普查”。紧接着按照时间节点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形成了全馆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往使的局面。
随后成立了以馆保管部为主的普查工作小组,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先后购置了尼康D800单反数码照相机,尼康变焦、定焦和微焦镜头、快门线,测光表、文物背景纸、三脚架、卤素灯、大容量电脑等先进设备。为了能使文物拍摄工作顺利开展,江宁区博物馆先后聘请了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博物院专业摄影老师现场指导,通过保管人员边干边学,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掌握了器物拍摄的要领,使得拍摄工作完成率基本达到95%,从而避免了重复劳动,大大节约了时间和开支。
?
二是,保管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普查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1. 拍摄方法科学。江宁区博物馆运用尼康D800相机中的全屏51点对焦模式,并且利用光学取景中的水平仪,这样避免了拍摄过程中因镜头对着被摄物体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透视变形,这种模式,在暗光及小光圈拍摄时对焦性能十分优秀,保证了器物的前后清晰效果,给拍摄带来了极大便利。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拍摄要求,在拍摄过程中,使用最佳光圈,主要运用标准镜头和微距镜头,由于标准镜头的焦距、视场角、拍摄范围、景深,以及在相同拍摄距离上所获得的影像尺寸等均较为适中,因而这种镜头普遍用于文物摄影中。对于不同器形的文物,一般采用不同的方位拍摄,针对小型器物,通常使用微焦镜头45度角俯拍,这样既能体现器物的空间感,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反映器物细节部分。在灯光使用时,应用了把主灯与辅灯亮度比调为1:4,顶灯做补充的技巧,使拍出来器物的立体感更强。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瓷器表面通常都很光亮,反光极强,在拍照时通常会产生“光斑”。为了追求拍摄效果,需要不断地调整摄影灯的位置、灯光的亮度、相机的角度,使“光斑”位置移到文物的凹部或边缘部分。拍摄中需要根据不同器物的形态、质地灵活调整拍摄方案。例如:在拍摄陶瓷类、青铜类等立体藏品时,除对每件器物拍摄全景外,还对每件器物加拍正、顶、底三视图。对于品级文物除拍摄正面、侧面图像外,还拍摄其细部、铭文、花纹等独有的特征。有时为了更好的展示器物,甚至对具有连续花纹、铭文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文物每隔30度-45度拍摄一张。
?
2.模板录入规范。本次普查需要填写14项指标项,涉及文物的名称、年代、类别、尺寸、质量、级别、来源、完残程度、入藏时间范围等。怎么填写这些指标项,也是一个难题,例如在填写“年代”“文物来源”“入藏时间范围”的指标项,保管部人员发现之前的账目对于藏品收藏登记并不十分规范详细,无法准确填写这些指标项,对此,他们请教专家,明确藏品“年代”,确定“文物来源”“入藏时间”。同样在器物命名方面,原有的名称不规范,保管部人员学习《普查藏品登录操作手册》中藏品的定名方法及示例,修改藏品名称如,以前器物叫“青瓷魂瓶”现在更名为“西晋青瓷人物堆塑罐” 做到了“听其名而知其貌”;在填写大型器物如石碑等藏品的“质量”时,器物过大无法用秤称重,保管部同志动脑筋、想办法,合理运用体积乘密度的方法,计算出大型石器的质量,得到其精确的质量范围。
3.数据上传合理。在数据录入过程中,保管部工作人员发现,藏品照片大都在10兆以上,无法大批量数据上传,因此保管员自学ACDsee 9 Photo Manager相片管理器软件,通过批量调整照片大小,将照片统一调整到2-3兆。这样的照片像素既符合规范要求,又大大节省导入离线工具时间。据测算,压缩后的照片导入时间只有原来的1/5,并且上传失败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以每天上传300件器物的数据计算,该方法可以节省上传时间3小时左右。
其次熟练掌握离线工具,将离线工具数据与平台对接。模板的数据和调整后的照片批量导入离线工具后,通过离线工具上传至平台,审核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通过右击离线工具列表显示中“菜单”,用已“上传”和“未上传”来查看有图藏品、无图藏品和器物上传的成功与否,利用离线工具校验无误后,将数据上传至平台,极大的确保了准确率。
同时针对平台白天无法负荷多家收藏单位同时上传数据的情况,保管部人员进行“错时上传”,即白天采集填写数据,到晚间进行上传。
?
4.数据审核严谨。数据上传平台以后,保管部人员登录平台审核数据,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因平台不稳定导致上传的照片不符合登录规范,如有的文物与照片不对应,出现了“张冠李戴”的情况;二是,具体年代填写不正确,如 “南唐”在年代上应该选择“中国历史学年代-五代十国-十国”,而不是选择“中国历史学年代-五代十国-五代?后唐”;隋代的五铢钱币错误断代为“汉代五铢”;三是,完残程度为“残缺”、“严重残缺”的,未填写完残状况;四是,命名中未有质地,如:“……墓志”应为“……石墓志”;五是,部分以前拍摄的文物照片受当时条件限制,照片质量欠佳,背景不够干净,存在杂乱模糊的问题。保管部认真对照线下数据审核出现的问题,登录网上平台一一再次进行修改,对部分文物重新拍照,通过查缺补漏,确保了上传平台的数据质量。在二次审核时,根据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逐条修改,完成数据修改1500余条。
5.普查员敬业奉献。本次普查时间紧、任务重、技术环节多、质量要求高,是对普查员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全面检验。普查员在没有额外补贴情况下,在本职工作外承担大量普查任务,主要依靠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开展工作。从2014年3月份开始,保管部所有同志都是夜以继日的工作,杨李兵主任更是以身作则,面对复杂的文物状况和繁重的普查任务,求实创新。工作上采用“5+1”、“白加黑”的模式,对数据进行采集、上传。凭借着扎实肯干无私奉献、对文博事业的赤诚之心和对“一普”工作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综上,普查工作成绩的取得, 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是普查成功的保障;严控质量是普查成功的关键;普查一线人员敬业奉献是普查成功的基础。作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他们既感使命光荣又感责任重大,组织实施好普查工作,是对他们工作态度、作风、能力和水平的全面考查和检验。他们也将以此次表彰为动力,再接再厉,锐意进取。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价值和内涵,积极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转化,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之巨舰鼓动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