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3月29日上午,《风华清漪——颐和园藏乾隆文物精品展》、《漆彩多耶——三江侗族农民漆画艺术作品展》在南宁博物馆一楼大厅举行了开展仪式。
?
一、风华清漪——颐和园藏乾隆文物精品展
?
1、展览时间:2017年3月29日—6月29日
2、展览地点:南宁博物馆一楼特展厅(二)
?
颐和园,其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它以北京西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自然山水为依托,又以杭州西湖为范本,集中国三千年造园艺术之大成,营造出一个山水明秀、楼台金碧、亦梦亦幻、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杰作,是数千年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最为杰出的范例之一。1998年12月,颐和园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的高度评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以兴修水利和为母祝寿的名义亲手筹划修建的。作为将清朝推向了“康乾盛世”的一代帝王,乾隆在这座园林中是如何生活?这座绝世园林又怎样体现了这位盛世皇帝高进的治世理想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此次展览,通过对颐和园所藏历史文物的展示,使观众在了解乾隆这位盛世君主生活艺术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文化。
(一)仁山智水
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竣工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是乾隆为母亲孝圣皇太后庆祝六十大寿而建。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主体的清漪园,总面积达300余公顷,其中昆明湖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有各式园林景观一百余处。“山水之间勤帝治,智仁以寓荷天禧”,这句咏叹清漪园的御制诗,表达了乾隆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儒家经典的深刻体认,和对恪尽孝道的推崇及勤政图治的追求。
(二)勤民深意
乾隆是一位勤于政务和重视民生的古代帝王。在兴建清漪园之初的西湖拓展工程里,整理京郊水系是一项重要内容。经过这次治理,原本水患频发而又供水不足的京郊供水系统,变成为满足北京航运、农田灌溉和生活、园林供水的总枢纽,昆明湖成为北京城最重要的水源地。为了在游园时随机处理政务,乾隆在清漪园中修建了勤政殿;为了体察农业丰歉,在园林中兴建了大量的观农建筑如霁清轩、绿畦亭、怀新书屋等。“玉带桥西耕织图,织于耕雨学东吴。水天气象略如彼,衣食根源每廑吾。”这是乾隆皇帝吟咏清漪园耕织图景观的诗歌。勤政殿和耕织图景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乾隆皇帝将励精图治、重农促织和造园艺术三者进行完美融合的理想目标。
(三)式扬风教
乾隆皇帝十分注重以各种宗教来推行政治怀柔与社会教化,清漪园中的大量建筑是宗教建筑,供奉的佛教、道教等各种神佛造像共有15120尊。月逢十五,有喇嘛来园念经祈福,帝后时来拈香。其中,万寿山后的一组藏传佛教建筑称为四大部洲,是以西藏著名喇嘛庙桑耶寺为蓝本仿建,是佛教宇宙观的现实写照,反映了乾隆借助宗教巩固民族团结的政治意图。除了大量的各式寺庙佛堂,清漪园中还有龙王庙、蚕神庙、花神庙、五圣祠、文昌阁等。钟鼓梵音,香火氤氲,堪称神国仙乡。乾隆时期各种宗教的兴盛和融合,成为国家强盛、疆域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同时也是乾隆所奉行的“和而不同”“殊途同归”的宗教观的体现。
(四)绝世风雅
乾隆皇帝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者,他学养深厚,诸艺皆精,嗜古精鉴。理政之余,他致力于历代文物的搜集,网罗之富之精,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凭借雄厚的国家经济、文化实力,以及在他本人的高度艺术修养和情趣雅好的推动下,各类艺术品的制作水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并形成了鲜明的博采众长、熔铸古今、质料佳美、工艺精湛的乾隆风格。这些乾隆朝的艺术品大都陈设在当时的皇家宫苑中,随时供他鉴赏、把玩和品题。在颐和园现藏的近四万件文物中,相当一部分是乾隆时代的艺术精品。乾隆热心倡导文化,倡导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包括官僚和宗室的文化圈,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风雅佳话和文化精品。
公元1799年,八十九岁的乾隆在太上皇帝的位置上寿终正寝,而在文化艺术领域,乾隆时代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却一直受到后世的赞叹、神往和追慕。乾隆皇帝不愧是一位文化巨匠,对后世的文化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进的影响。
二、 漆彩多耶——三江侗族农民漆画作品展
?
1、展览时间:2017年3月29日—5月1日
2、展览地点:南宁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
漆彩,岁月精华,恒久日新;多耶,侗语是“踏歌而舞”。
此次画展在保持农民画的原有韵味上,引进漆画工艺的表现形式。按照类别,呈现五个主题区域,多角度展现侗乡的英华风韵,衬托漆画的工巧材美。展现的作品凝聚每个画家大量心血。每一幅画要经过构思,他们人画合一,善良朴实,至真至诚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笔一纸,来之不易。
?
(一)劳作·建设
侗族人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农事劳作中,既获得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也收获了宝贵的情感财富。他们把对大自然的崇敬与对劳动的热爱交融在一起,体现在明快的漆画色彩中,也体现在丰富的作品题材里。侗族漆画中彩客网彩票:生产劳动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家园建设、春耕秋收、打渔采茶、纺纱绣花等等,这些场景被描绘得动感十足,氛围热烈,色彩斑斓,各种劳动场面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侗族大歌,唱出生生不息的力量。
(二)文化·休闲
侗族人民好歌善舞,以芦笙为主的乐器和歌舞是娱乐休闲不可缺乏的重要部分。侗族人民自古就有着以歌应答、以舞求偶的习俗。芦笙、地筒、琵琶、侗笛;芦笙舞、琵琶歌、踩堂舞、多耶歌、拦路歌、敬酒歌等等丰富多彩的歌舞形式,穿插在侗族人民的劳作、婚恋、节庆等日常活动之中,充分表达着侗族劳动人民对爱与欢乐的歌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祈愿与祝福。
(三) 情感·婚恋
婚恋题材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侗族漆画中反映男女情感与婚俗的作品不在少数,既有婉约的相思,如作品《杨梅红,情也浓》、《杨梅情》;也有含蓄的寄情,如作品《坐夜》、《琵琶传情》;更有火辣的表白,如作品《走寨》、《闹勉美》等。侗家婚俗也讲究颇多,嫁娶回门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在漆画中可窥一斑。
(四)生活·情致
侗寨依山傍水,建筑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四周竹树环抱,郁郁葱葱,风光秀丽。侗族人民心宽地阔,悠闲自在,生活场景、风光景致等在漆画中被刻画得细致入微。风雨桥边风光好,侗家姑娘洗长发;古寨悠然吐新绿,梯田渐染洒金黄。打渔的,逗鸟的,垂钓的,斗鸡的,丝丝入扣,情趣盎然。值得一提的是,在画中随处可见壮丽辉煌的风雨桥和风格别致的鼓楼,这是侗乡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自然与人文完美的结晶。
(五)节庆·待客
侗族人民生性乐观,节庆繁多,热情好客。喜庆日子以歌舞欢度,迎接客人以好酒相陪。在侗家大小节日里,村村寨寨的人们行歌坐夜、芦笙踩堂,热闹非凡,客人来了,主人风雨桥头盛装相迎,晚上点起篝火,主客齐欢歌,忘我而唱,忘我而舞。舞姿与美酒,芦笙与笑脸,承载着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他人、对世界的满怀善意。
三、南宁市博物馆温馨提示
1、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
逢周一闭馆(节假日、其他重要活动等特殊情况将提前公告参观时间)。南宁博物馆实行免费免票对外开放
2、地址:南宁市良庆区龙堤路15号
3、交通:乘坐601路公交车至“宋厢博艺路口站”下车;乘坐107路公交车至“南宁博物馆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