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猴隐退万象新,金鸡拂晓破骄阳。2017年春节期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推出了精心准备的以“雄鸡报晓天下春,博物馆里过大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从大年初二到初六,活动天天不重样,时时有精彩,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与我们一起共度文化中国年。
大年初二,十二生肖来拜年。在博物馆三楼少儿活动区时时传来清脆爽朗的拜年祝福语。孩子们通过参观展厅、观看视频,了解十二生肖的由来,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色彩斑斓的生肖形象,让孩子们运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了生肖的新意义。通过此次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行动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能力,给大家送去了不一样的新春祝福。
大年初三,我是小小摄影家。咔嚓—咔嚓—咔嚓,展厅里到处都是孩子们捕捉笑脸的快门声。这项活动以“新年最美的微笑”为主题,依托《大地情深——谭士俊摄影作品展》,孩子们在欣赏优秀摄影作品的同时,了解摄影起源,掌握拍摄人物和风景时所需的拍摄技巧,再进行实地操作,捕捉最美微笑,把祝福送给观众,把笑容留在包博。
大年初四,奶茶飘香。博物馆举办了印象·草原——蒙古族饮食文化互动亲子活动。通过讲座、ppt的形式,让参与者了解蒙古族奶茶出现的缘由,掌握熬制奶茶的方法,学习蒙古族饮用奶茶的礼节,动手体验,与大家举杯共饮,配以炒米、奶制品,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了解了蒙古族悠久的饮食文化。
大年初五,文博讲堂开讲啦。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优秀社教工作者张岩老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围绕中国古代文房用具,包括金属、竹木、牙角、陶瓷、玉石等材质,解析文房用具用途,了解其蕴含的文化信息,让观众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讲座是我馆文博讲座的第十九讲,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互相交流,给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
大年初六,雅风竹简,韵律文化。书写,成为记录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而书写材料也经历了从石碑到甲骨、从竹简到纸张的演变。孩子们通过参观《史话石说——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展厅,掌握岩画的制作方法,在动手体验环节中学习竹简的制作与书写,了解毛笔的使用,更体验到了先民书写的不宜。孩子们互帮互助,你帮我固定竹简,我教你写毛笔字,激发了他们对古代文字的学习兴趣。
除上述活动外,“文物大比拼”活动也持续发酵中,观众在动手、竞赛的过程中,既收获了知识,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春节期间,除常设展厅《包头历史文物陈列》、《史话石说——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藏传佛教唐卡艺术陈列》和《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考古成果展》照常开放外,还推出了《大地情深——谭士俊摄影作品展》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包头站》两个特色展览,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入馆参观。他们或驻足感叹摄影作品的惊奇,或围观孩子们的科技探索,馆内到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悦。
2017年春节长假期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牺牲了与家人的团聚时间,坚守岗位,热情接待着每一位观众。无论是展厅中的讲解,还是互动区的亲子活动,都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据统计,2017年春节期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共接待各界观众万余人,用文博工作者的方式为广大市民朋友送去节日的祝福,让“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包头市民的一大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