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京市六朝博物馆推出了一组印章,印章上刻画的都是六朝时期代表性的文物和人物,如六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的局部图,南朝画像砖、六朝人面纹瓦当、孙权像等等。印章风格各不相同,既有精美的写实版,也有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卡通Q版。
印章被放在展厅里显眼的位置,游客们可以自行拿取盖章。博物馆还专门制作了具有本馆特色的《集宝手册》在一楼纪念品商店出售。
据六朝博物馆综合业务部的工作人员反映,文物印章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经常看到印章旁边围满了等待盖章的游客,《集宝手册》也是供不应求。
对于设计和推行这些文物印章的目的,六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如是说。
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对闪光灯十分敏感,闪光灯在发出可见光的同时,也会发出红外线和紫外线。就像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伤害,闪光灯发出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也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骨质文物、丝织品、彩绘陶瓷、彩绘木器等等。
但许多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却没有自觉关闭闪光灯的意识。因此,六朝博物馆推行文物印章,也是为了呼吁公众在博物馆中关闭闪光灯,或者用印章,而不是照相的方式留下参观记忆。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单位把博物馆作为课外或业余活动基地,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带着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簿”来服务台索要馆章作为完成参观任务的凭证。但有时会出现“不参观、只盖章”或者“先盖章、后参观”的现象,让社会实践的意义流于形式。自从六朝博物馆在每个展厅摆放文物印章之后,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需要馆章作为参观凭证的游客,须集齐馆内所有印章才能换得馆章,而要集齐所有印章,至少要走完馆内的大部分展厅。因此,这样的规定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大家踏实地在博物馆里学点东西。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上向人们呼吁:“每个人都应该走进博物馆。”而目前,大部分博物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让人们心甘情愿地走进博物馆。”很多博物馆都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或在馆内增加与观众互动的体验设施,以使得博物馆走下神坛,亲近民众。例如南京六朝博物馆仅在2016年一年时间便推出了105场面向各个年龄段的社会教育活动,例如有关六朝历史文化的“探秘六朝”系列活动、给4-7岁儿童讲成语故事的“春田花花故事会”、还有少儿茶艺活动“六朝茶韵”等等,都在社会各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包括六朝博物馆在内的文博行业的努力下,陈履生馆长的呼吁终有一天能成为现实!
(南京六朝博物馆 唐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