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为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10月13日晚,由上海鲁迅纪念馆和上海戏剧学院共同策划的文献剧《鲁迅:1936年的秋天》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树人堂”上演。出席当日研讨会的全国各地鲁迅研究专家、鲁迅研究沙龙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约80人观看了演出。
?
该剧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熊源伟任总导演,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郭晨子编剧,上海知名戏剧导演马俊丰任制作人兼导演,上海戏剧学院老师熊梦楚导演,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生演出。通过歌队的吟诵、木刻青年的讲述、历史场景的呈现、文献资料的重组等艺术手段,再现了鲁迅生前最后时光中与青年木刻家的交往,力求在有限的时空里展现出鲁迅对中国新兴版画的深远影响,以及他对民族精神的执着追求。
?
1936年10月第二次全国木刻流动展在上海举行,10月8日鲁迅抱病前来参观了展览,对展出的作品做了诚恳的点评,与当时在场的木刻青年陈烟桥、黄新波、曹白、林夫、吴渤等进行了交谈。这次展览因鲁迅亲自到场而使木刻青年们倍感激动和兴奋,上海美专学生沙飞那天在旁边用镜头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幕。
?
本剧对此做了情景再现,勾勒出鲁迅先生一生对版画的推广和热爱、对木刻青年的关心与指导,以及寄寓其中的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沉感情。这是鲁迅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与青年们的会面,自1931年鲁迅举办木刻讲习班,到1936年全国木刻流动展,他为培养木刻青年倾注了无限的心血。就在这之后11天,他因病溘然长逝。对于伟大导师的逝世,木刻青年们深感悲痛。1936年11月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成立,木刻青年们在宣言中表达了为继承鲁迅遗志而携起手来推动中国木刻运动,继续与黑暗和强暴搏斗的决心。全剧在青年们充满激情的誓言和观众持续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