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在辽宁省博物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本年度引进的唯一境外展览,也是“文化惠民月”期间奉献给观众的重点展览,该展览由国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四家文博单位携手意大利卡萨雷斯博物馆共同策划推出,撷取了意大利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等22家博物馆的精品,共计300余件/组,近500单件,包括大理石雕塑、青铜器、陶器、金银器等,为人们展现了从古埃及、迈锡尼、塞浦路斯、腓尼基到希腊、罗马、拜占庭跨越千年的文明演变,集合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知识信息,令人向往。
地中海是西方文明起源的象征,是多元文化的汇集之地,其复杂、多样的文明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地中海航线途经之处遗留下的物质遗存见证了地中海沿岸各地文明交流与碰撞的历史,为观者呈现出一幅相互影响与融合的地中海文明历史图景。本次展览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从埃及文明、大希腊文明、伊特鲁里亚文明以及罗马文明等角度探寻地中海的文明衍变,多个文明相互碰撞、交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增添了不朽的活力和源泉。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的阿波罗头像、黑像式安法拉罐、维纳斯雕像等均为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许多展品是首次离开意大利境内,特别有两件大型雕塑“维纳斯雕像”和“马可·奥勒留像”仅在辽宁展出,值得期待。
第一单元“地中海的历史和神话”
看点:祸起美女的特洛伊战争
本单元展示各种精美的陶器和雕像,其描绘的图案主要来自古代神话,表现了特洛伊战争以及其它海洋神话中的英雄。特洛伊战争是希腊神话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它开启了我们对地中海文明的浪漫想象,主要见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伊利亚特》源于特洛伊城的别称“伊利昂城”,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王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跟小亚细亚西南沿海的国家发生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战争。这场传说中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为起因,由神、人共同参与的战争持续长达十年,消耗了迈锡尼大量的元气,让这个一度辉煌的国家变得千疮百孔。一场战争拖垮了一个文明,这也是特洛伊战争备受关注的一个原因。特洛伊战争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远征。
展览中,一艘船模型特别引人注意,这只模型船的船头插着一根桅横杆,它连接着船舵和吊杆,船上坐着九名桨手和一位躺在床上的女性。这类船模型通常放置于坟墓内,以模仿死者沿尼罗河前往阿比多斯(Abyss)神殿向冥王欧西里斯(Usiris)的朝圣之旅。在古埃及时代的尼罗河上,每天都有大量木船或者帆船往返其间,运输着人员和货物,有时也承担着军事任务,有的则专门将木乃伊运往西岸安葬地。古埃及的宗教,木船除了用来运送死者遗体外,还是太阳划过天空时的运载工具,也是法老进入灵界使用的交通工具。
第二单元“埃及人:法老的辉煌”
看点:夏勃梯、卡诺皮克罐
尼罗河孕育的古埃及文明是构成地中海文明的重要篇章。这部分主要展示古埃及的各种陪葬品,通过这些陪葬品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埃及的等级制度和生死观念。一度统一而强盛的古埃及王国拥有独特的生死观和信仰传统。对伊西斯、荷鲁斯等神明的信仰崇拜,是古埃及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精神投射。古埃及人视死亡为新生的起点,渴望生命不朽并最终获得永生,本部分展出的夏勃梯、卡诺皮克罐等皆是这一观念的现实体现。
卡诺皮克罐,是古埃及人用于保存死者内脏的容器,和石棺以及其他葬礼用品一起摆放在墓室里,一般以石灰石或陶制成。自古王国时期起至古埃及后期一直使用,其名字源于亚历山大附近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的卡诺皮斯镇(今阿布基尔)。其形制通常为平底罐形,颈部稍宽,以塞子封口。从新王朝(公元前1540年-前1070年)时期开始,卡诺皮克罐的塞子就做成了代表荷鲁斯四个儿子们相应的人和动物形象。
古埃及人信奉人的身体在死后仍继续存在,他们除了把尸体加工成木乃伊之外,从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991年—前1750年)开始,为取代活人殉葬,而在墓中放置一种木乃伊样子的小雕像,叫做“夏勃梯”。埃及语的意思为“回答的人”,即他们要为死者承担在冥世的一切劳作。夏勃梯雕像质地多种多样,包括陶器、木器和石器等。
第三单元“地中海航线沿途的古文明:迈锡尼、塞浦路斯与腓尼基”
看点:千奇百怪的各类陶器
这部分选取了地中海沿线三个颇具代表性的文明:早期爱琴海文明的代表——迈锡尼文明;地中海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受多种文明影响的塞浦路斯;活跃于整个地中海地区的腓尼基商业文明,为观者呈现出一幅相互影响与融合的地中海文明历史图景。
从现代考古发现中,有两种产品最早在塞浦路斯产生。一是葡萄酒,最早于5500年前在塞浦路斯生产的;二是香水,2003年在塞浦路斯一个遗址中,发现了4000年前制造香水的场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香水,制作香水的香精都是产自塞浦路斯本地生长的植物。
第四单元“希腊人和大希腊地区的文明”
看点:希腊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及货币
希腊人创造了地中海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使得古代神话得以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手工制品代代相传,尤其是通过雅典陶器,希腊人首次将不同形式与肖像相结合,并将工匠作品从简单的物品转变为艺术和文化交流的媒介。希腊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8至7世纪,希腊人开始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建立殖民地,后来罗马人将这一希腊居民聚居区称为大希腊地区。大希腊地区的主要文明围绕两大主题发展,第一个主题是女性肖像,与大量奢华的陪葬品有关,通常是结婚礼服,多放置于坟墓中;第二个主题是葬礼仪式本身,为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借助对死者所共有的同情和敬意,创造了不同人群和文化之间的对话机制。
第五单元“伊特鲁里亚文明”
看点:奢华的金银器
伊特鲁里亚的贵族见证了在罗马帝国扩张之前意大利的伟大与辉煌。贵族阶层的财富和奢侈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东方传统影响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量由金、银和金银合金制成的装饰品上。本部分展出大量精美的王冠、项链、耳环、手镯和戒指等装饰品以及表现贵族形象的青铜小雕像。
伊特鲁里亚人普遍相信人死后会在来世再生,并保留有生前的习惯。由于这一信仰,逝者坟墓的布置往往如其生前所居,其生前使用的所有物品也一同陪葬。这些物品具有丰富的意义,是其社会地位的象征。由于这个原因,伊特鲁里亚人遵循一系列复杂、特别的葬礼仪式。这些仪式由几个步骤组成,其中三个步骤最为重要:圣餐仪式、瞻仰遗体和悼念死者,送葬游行和葬礼。
第六单元“罗马时代”
看点:有品位的罗马人
罗马帝国无疑是地中海文明最为辉煌的时期,本部分展现了罗马帝国文化的三个主要方面:华丽与奢侈的艺术品、休闲生活和宗教信仰。本部分展出了一组宁芙神庙中的马赛克壁画,及其精美、壮丽。
罗马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代表,是在充分吸收西亚各古代国家、埃及和希腊文明的基础上,创造的属于自身独特的文明,并以其高度发达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影响和辐射着周边地中海地区。罗马帝国是罗马文明最为辉煌的时期,保留至今的建筑、雕塑、绘画、文学等忠实地展现了帝国文化的特征以及罗马人奢华休闲的生活习惯和品味。
宁芙庙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一类特殊的建筑,起源于有天然泉水或溪流的洞窟。后来演变为一种有溪流、喷泉、雕塑、花草壁龛的花园,既被用作祭祀宁芙女神之地,也被视为休闲之地或举办婚礼的场所。宁芙(Nymph),古希腊神话中次要的女神,有时也被称为精灵和仙女,或被视为妖精的一员,出没于山林、原野、泉水、大海等地,是自然幻化的精灵,一般是美丽的少女的形象,喜欢歌舞。它们不会衰老或生病,但会死去。它们和天神结合也能生出神的不朽的后代。
1980年至2001年期间,意大利那不勒斯考古管理局在对马萨卢布伦塞(Massa Lubrense)地区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这座位于马里纳·德拉劳布拉(Marina dellaLobra)的罗马宁芙庙,该庙应是卡帕尼亚(Campania)地区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公元1世纪的宁芙庙。它坐落在皮皮亚诺山(Pipiano)上,与卡普里岛(Capri)遥遥相望。其所在的乡间庄园原本可能是建在绵延至海边的梯田上,这座庄园和附近的阿格里帕·波斯图穆斯庄园(Agrippa Postumus)、珀琉斯·菲力克斯(Pollius Felix)庄园一样,都有宁芙庙点缀其间。庙墙由灰色的卡帕尼亚凝灰岩块堆砌而成,后侧的墙被分割为十二个壁龛,中央瀑布的两侧各分布有五个壁龛,瀑布中部有两个半圆形小壁龛,这些壁龛保存下来的部分高约2.7米,马赛克覆盖面积达100.8平方米。壁画原先有框缘,将马赛克图案完全保护起来。整个墙体饰有各种玻璃、埃及蓝石灰石和彩色石灰石的马赛克图案,不同区域使用贝壳隔开。壁龛的装饰呈对称格局,以中央瀑布为中间线,左右对应,主题是一座百鸟争鸣、百花怒放的花园。描绘了飞禽、走兽、海怪、树木花卉等形象。
第七单元“蛮族之主和拜占庭皇帝”
看点:鲜明特色的建筑
本部分选取公元5世纪至7世纪,出土于西欧地区的首饰和器物,展现这一时期既承接后期古典文明特色、又注入蛮族文化元素的独特地中海文化风貌。
罗马帝国日益激化的矛盾和日耳曼部族的入侵最终导致古罗马文明的终结,蛮族国家文化替代了昔日帝国的辉煌。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入侵的蛮族在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先后建立了十个王国,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成为了罗马帝国实际意义上的继承者。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冲突激荡出一种新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与蛮族文化元素融合,开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承前启后的地中海文化风貌。
新馆建成以来,辽宁省博物馆先后引进了“飞越欧洲的雄鹰——拿破仑文物特展”、“晶火传奇——欧洲玻璃艺术珍品展”,以及本次的“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展,以系列展览的形式向公众介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让观众在欣赏中华文明的同时,也感受到世界文明的发展脚步。
重点展品:
撒丁船模型
古埃及中王国时期
长24厘米
木
佛罗伦萨埃及博物馆
骨灰瓮
公元前2世纪
高43厘米,箱子长宽63 x 28厘米
雪花石膏
发现于意大利马蒂诺阿伊科利(S. Martino ai Colli)
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骨灰瓮正面描绘的是奥德修斯被捆绑在自己船上的桅杆上,并在塞壬(Sairen)的歌声中处于癫狂状态。塞壬,希腊神话中人首鸟身的海妖,经常飞翔在海中礁石或船舶之上,拥有天籁般的歌喉。塞壬用歌声诱惑过往的航海者使之倾听失神,最终导致航船触礁沉没,然后将船员做为其腹中餐。
卡诺皮克罐
古埃及后王朝时期
高29.5、28.5、30、28.2厘米
石灰岩
佛罗伦萨埃及博物馆,奈佐利收藏,1824年入藏
莱艾伊夏勃梯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
高19.8厘米
木
佛罗伦萨埃及博物馆,法国托斯卡纳
探险队发掘,1828-1829年入藏
陶骑手像Horseman
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060年
高18.5厘米,长7.7厘米
迈锡尼陶
发现于希腊
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
神祇头像油瓶
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
最大高度9厘米;长13.5厘米
陶
发现于意大利波普洛尼亚(Populonia)
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
这只油瓶被制作成河神阿刻罗俄斯的头像,他是塞壬、宁芙和所有水流之父,通常以长有牛耳和牛角的人头牛身形象出现。油瓶产地为希腊罗兹岛,公元前6世纪主要以生产这类产品为主。由于身体用芳香油的贸易的开展,这类容器在地中海西部多有发现,并经常出现在伊特鲁里亚和大希腊地区的墓穴及神殿中。
女性足形油瓶
公元前6世纪中叶
高10厘米
赤陶
发现于意大利帕埃斯图姆(Paestum)阿尔乔尼(Arcioni)496号墓
帕埃斯图姆国家考古博物馆
这只油瓶被制作成穿着优雅凉鞋的女性足部形状,凉鞋式样复杂,在足踝处系着一串细绑带。
黑像式安法拉罐
公元前540—前530年
高34.9厘米
阿提卡陶
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
安法拉罐是一种高且带有双耳的罐子,用于贮物或贮酒,产于希腊阿提卡(首府为雅典)地区。尽管欠缺标志性的特征,但仍可推断瓶身正面的中心位置,坐在折凳上、面部长有胡须的男性很可能是宙斯,他由两位正在做出助产女神厄勒梯亚标志性动作的女性陪伴。雅典娜身披铠甲,已从父亲宙斯的头颅里诞生了。其他诸神都是宙斯的儿子,从他们的特征辨认分别是:站在他身后的是拥有飞翅凉鞋的赫耳墨斯、拥有竖琴的阿波罗、全副武装的阿瑞斯,以及头顶狮皮的赫拉克勒斯。
金橄榄叶头饰
公元前4世纪末
宽33厘米,高19.1厘米
金
发现于佩鲁贾,斯贝冉迪欧(Sperandio)墓
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
敷贴橄榄叶的矩形块片围绕中央的椭圆饰钉,其上是一位长着翅膀的女性雕像,末端装饰特里同半圆型小盘。金叶头饰在公元4世纪之后的希腊世界十分常见,伊特鲁利亚出土的是更大的版本。毫无疑问,这种类型的头饰在实际生活中常被男性和女性所佩戴,是荣誉、尊严、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在生活中和葬礼仪式上都很常见。
还愿人像
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
青铜
出土于布罗利奥(Brolio)
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
小雕像是阿雷佐省出土的还愿品窖藏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与贵族勇士有关的物品(比如这里展
示的战士像),以及与狩猎有关的物品(比如鹿和兔子的雕像)。
勇士均呈攻击姿势,右手持矛,左手拿盾,只有臂带保留了下来。他们戴着头盔,一侧系着缠腰带。
女性雕像出自同一个作坊,她站立在一边,手臂伸出,身姿呈祭拜状。
耳环
公元7世纪
高4.6厘米
黄金、石榴石和祖母绿
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
本件为拜占庭式,或为墨洛温地区仿制拜占庭风格作品,带有钟形坠饰,使用花丝工艺,并以宝石点缀。这种公元7世纪的耳环很可能直接起源于古典时代晚期传统,并由东哥特人对最初的形式加以改造而成。无法断定它们是否出自意大利留存下的作坊,更可能是从东方辗转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