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由南通博物苑与程欲明学术基金会(台湾)、张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由两岸张謇后人携手策划的公益科技讲座《自驾车人工智慧可以超越人吗?》圆满落下帷幕。张謇嫡孙张柔武、张绪武出席了讲座,程欲明学术基金会创办人程文晋女士代表其旅居台湾的101岁高龄的母亲张非武作了讲话。
程欲明学术基金会创办于1982年,是一个以扶持中学生更好地完成大学以上学业为宗旨的社团机构。程欲明是张謇先生长孙婿,与张非武女士结婚后,秉承坚苦自立、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做出了杰出的成绩。1981年,程欲明先生离世后,其长女程文晋在母亲的支持下,以其名设立奖学机制,继承先父的事业,至今已三十五年。
今天回南通来讲学的来自台湾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李三良教授和台湾大学机械系的李纲教授,即是此奖学金的获益者,他们分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并在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智慧电动车、光电组件等领域有着专门研究。他们表示,要以己所学反馈于社会,于是联袂给通城的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畅想了智能车的未来。
智能车现在在国际上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讲座中,李纲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智能车概念的起源、发展历史、自动程度分级、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未来在使用、推广方面需要克服的困难等。当了解到,早在1939年美国就已开始车辆自动化的研究时,不少小观众都流露出惊讶的眼神。当得知特斯拉、谷歌、奔驰、奥迪等知名汽车品牌已经在着手研制智能车甚至已经取得不小的进展时,观众对未来能够用上智能车表示非常好奇和期待。
智能车的发展一方面减轻了现行车辆在尾气排放方面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轻了驾驶人员的负担,但是会不会挑战“驾驶伦理”?在问答环节中,有观众提出,智能车的运用会不会意味着可以“酒驾”等等?李纲教授均予以了解答。
近年来,南通博物苑格外重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先后通过“知南通爱家乡巡讲”“小小讲解(科普)员培训”“格物明理”“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物苑茶坊”“博物馆游学”等品牌活动,走进学校、社区、军营等场所,宣传历史、文化、自然等领域的知识。而举办高科技讲座还属首次。南通博物苑在创办之初,创办者张謇先生即希望博物馆能成为一个导公益于文明,广知识于世界的地方。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科学社回国后的第一次会议,即在南通召开。会议期间,梁启超、马相伯、丁文江、竺可桢等一批社会名流聚集在南通博物苑。这既是科学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南通人的骄傲。讲座当天,有一百余名热心市民在网络上了解到信息后,“以热爱科学为名”,自发来到南通博物苑聆听讲座。
作为一个收藏人类社会发展见证物的场所,张謇认为博物馆收藏的目的即为“昭苑掌、示来者”。南通博物苑举办高科技讲座也是一次尝试,即博物馆不仅要融于社区、辅助学校,以促进民众综合素质的提升,更要昭示未来、启迪世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
(南通博物苑 文/徐宁 图/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