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2016年第二期“上鲁讲座”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树人堂”报告厅顺利举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陈思和为听众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百年五四思鲁迅》的精彩讲座。虹口区部分中学教师、共建单位的团员青年、社会观众及我馆鲁迅沙龙成员等共计130余人到场听讲。
陈教授首先将时间坐标回拨了一百年,引领大家回望了百年前的中国和西方文化思潮。他认为,从1915年到1927年左右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不能简单地被定性为一桩历史事件,它是一个短暂但辉煌的历史时期,是启蒙意识和先锋精神的合力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批判阵营。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到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1918年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新文学运动涌现了一大批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名人、文化大师,正是这批人影响了中国此后近一百年的文化走向。
谈到鲁迅,陈教授幽默地表示,若从代际角度看,出生于1881年的鲁迅是个地道的一百年前的“80后”。在20世纪10年代,鲁迅和胡适、陈独秀这些知识健将,正处于当今“80后”、“90后”的年龄,他们取得了知识话语权,并推动了20世纪中国相对激进主义的文化潮流。那个时代需要的不是常态的、循规蹈矩的人物,而是鲁迅这样充满先锋性的桀骜不驯的个体。鲁迅并非简单地顺应潮流,而是积极地处于时代浪尖,引领时代前行。虽然鲁迅时常在文字中保持一种孤独的笔触,但从早年参加光复会,到后来参加五四运动、北伐、左联,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寻找到了中国社会最尖锐的政治力量”。
对于“1930年代的鲁迅是消极和孤独的”这一观点,陈思和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晚年的鲁迅并不孤独,而是一个成熟、伟大的个体,其超然卓绝的独立性,成就了他始终抗拒主流的战斗精神。在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青年作家,这批作家是文学的新生代,他们在1930年代掌握了多份文学杂志和出版社,如巴金、吴朗西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赵家璧参与良友图书公司,黎烈文主办《中流》,黄源协助鲁迅主编《译文》,孟十还主办《作家》,靳以主办《文季月刊》等等,还有胡风等“左翼”作家策划的小刊物。在这些“都市新媒体”的追崇下,鲁迅的声音从不孤独。
在历时近2小时的讲座中,陈教授用生动的语言解读了那场影响中国百年历史进程的先锋运动,详细阐述了为何一百年前以鲁迅为代表的“80后”、“90后”能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此激励青年人更好地继承“五四”精神,更好地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