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沉寂的青铜编钟,让古雅的丝竹琴箫,在展出时间为3个月的特展中尽可能告诉大家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5月1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穆穆曾侯——湖北郭家庙擂鼓墩出土文物特展”展厅里,博物馆老师正在带领着小观众们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天举行的是“穿越千年曾国”青少年特展课堂的第三课,主题为“曾国人的爱好”,是该馆结合“穆穆曾侯——湖北郭家庙擂鼓墩出土文物特展”推出的教育活动之一。展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集中展示了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发掘成果。自3月4日开幕以来,参观者已近10万人,而结合展览举办的系列教育活动,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欢迎。
这次特展课堂,即为此次系列教育活动的生动图景之一。继前次有关课堂中曾国青铜器的学习后,孩子们对特展文物如何体现出曾国人高超的音乐造诣有着浓厚的兴趣。博物馆老师带领大家在黑板上学习了中国传统五音调式后,接着以展厅文物为实例,引导孩子理解古代乐器的演化,体会古人的巧手匠心。孩子们在了解了编钟发声的简单物理知识后,饶有兴趣地进行了“水编钟”实验。这是一个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受改变音调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古人制作乐器的灵感来源。在整个特展课堂中,一些在展厅参观的成年观众也被吸引而驻足。如何让展览在为期3个月的展期中“活”起来,让彩客网彩票的观众领略到它们的魅力,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功不可没。
早在开展前夕,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教育团队与湖北省博物馆教育团队便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与交流,精心策划了多项教育活动。在交流展中首次引入由送展方教育人员参与主导的活动,是此次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大创新点。开幕前后,湖北省博物馆的教育人员带着该馆“礼乐学堂”课程走进了幼儿园、小学、大学以及盲聋哑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赢得了一致赞誉。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教育团队策划设计的专家讲座、“穿越千年曾国”青少年特展课堂、“小芈带你游曾国”趣味导览、“印象?穆穆曾侯”纪念卡及纪念章、《展览难字解读手册》以及“寻芈记”微信游戏等系列活动则贯穿了展览的3个月展期,让精彩的交流展览得到了更好的诠释,亦尝试构建起一种多维立体式的教育网络,充分彰显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互动愈发活跃,交流展览成为了各博物馆面向公众服务的重要部分。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展览,使各个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展品通过不断地引进、输出,既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满足了公众的需求,同时也树立了博物馆的社会形象,提高了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然而,交流展览的实物展品的获得具有偶然性,其展览中的系统性需要构建,与本地文化的联系亟待建立。博物馆不仅要关注展览内容本身,更需要重视与展览配套的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这样才能使交流展览焕发新的生机,不至于只是在热闹的开幕式后便趋于沉寂。为了进一步开发交流展览的教育性,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立足每个交流展览的内容,根据不同观众的参观方式和兴趣点进行实践研究,使交流展览的教育活动得到不断的完善并形成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活动内容框架。满足成人观众需求的特展专家讲座、适合亲子家庭的趣味导览手册、符合青少年求知特点的特展课堂、深受年轻人青睐的展览纪念章以及微信互动游戏,成为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引进交流展览所必备的教育活动组成部分。在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上,将外省历史与本地文化结合起来,力争做到既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又深化补充特展的教育内容,这也是特展教育活动所谋求的。
林秋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忠实小粉丝,她的妈妈说:“这些来自外省的文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亲身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但是如果没有博物馆举办的这些教育活动,我也只能随便走走看看,更别提带孩子来参观了。现在每次有新的展览我都要带孩子来,通过趣味导览手册她可以自己找到参观的乐趣,参加知识课堂更是激发了她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现在知道的比我还多呢!”
交流展览是拓宽博物馆教育空间的全新机遇,博物馆教育亦能使短暂的交流展览的魅力长留人心。使交流展览植根于本馆文化基础而常设常新,不断实现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博物馆“立体百科全书”式的社会教育作用,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在这一方向上大有可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黄璐)